《浪漫愛情心理學》,[美]納撒尼爾·布蘭登 著,林本椿 林堯 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丨青豆書坊2024年6月版。


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激情吸引,我們稱之為浪漫愛情,它能令人驚喜欲狂,也能令人痛苦萬分,無以名狀。然而,不管人們對浪漫愛情的感受有多強烈,還是不太理解這種情感的本質。對于那些把“浪漫”與“非理性”聯(lián)系起來的人來說,浪漫愛情只是一時的情緒紊亂,一場情感風暴,難免短命,隨后就是幻滅和擺脫幻想。對于另一些人,浪漫愛情則是一種理想,如果從來沒有得到過,似乎就錯過了生活的奧妙。


看到這么多人在浪漫關系中經歷的悲劇和心理混亂,許多人得出結論:浪漫愛情在某種程度上是根本錯誤的,是一種虛假的希望。其結果是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試驗各種不同的關系,一種不需要對另一個人承擔極大義務的親密而脆弱的關系。有些人放棄了對任何激情的奢望,因為這種激情不僅虛假,而且有害。如今浪漫愛情也受到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的攻擊,他們經常嗤之以鼻,把它看作一種不成熟的、虛幻的理想。對這些知識分子來說,把激烈的情感當作持久美滿關系的基礎,簡直是現(xiàn)代西方文化中神經錯亂的產物。


我們早已看到,許多人開始時是真正相愛的,彼此善待,對未來懷有很高的期望,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卻只能悲哀痛苦、滿懷困惑地看著關系惡化并最終崩潰。他們回想起深愛的時候,那時許多事情似乎都是正確的、美好的、令人滿意的。令他們備受折磨的是,他們不知道為什么失去了所擁有的一切。如果那樣的愛都會消亡,那還有什么樣的愛情能持久?我究竟有沒有可能得到浪漫愛情?或者其他任何人有可能得到它嗎?也許,是時候把夢想連同童年時代的其余玩具一起拋棄了。有時,甚至連這些問題都被遺忘了,關于為何以及如何失去一切的痛苦早已退去,剩下的只有麻木。有時,他們安慰自己,這種麻木意味著他們終于長大了。在我們的文化中,有很多人促使他們相信這一點。


然而,人們還是繼續(xù)墜入愛河。夢消失了,隨即重生,像一股無法阻擋的生命力。戲還在演。人們被一種自己無法理解的激情所驅使,追求幾乎從未達到過的美滿,并始終對揮之不去的遙遠的可能性抱有一絲幻想。


《穿過月亮的旅行》(2024)劇照。


這種幻想之所以揮之不去,是因為它回應了人類深層的需求。但是,這些需求的本質是什么?那種始終激發(fā)我們的想象力并激起我們渴望的可能性的本質是什么?是什么阻擋了我們成功實現(xiàn)自己的渴望?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這些都是我們要回答的問題。


男女關系的演變是人類意識演變的一部分


男女之間的熱戀故事在文學中隨處可見,是我們文化遺產中寶貴的一部分。蘭斯洛特和桂妮維亞、阿伯拉爾和愛洛依絲、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偉大愛情如今還活在我們心中,成為肉體激情和精神愛慕的象征。但這樣的故事卻往往是悲劇——一種非常有啟迪作用的悲劇。


這些情侶感人至深,不是因為他們成了社會典范,而是因為他們反抗社會。他們令人難忘,是因為他們與眾不同,他們的愛情挑戰(zhàn)了他們文化中道德和社會的法則。他們的故事是悲劇性的,因為他們被這些法則擊敗了。


在這些悲劇性的愛情故事中,隱含著一個這樣的事實,即情侶之間的承諾代表了他們對其所處文化或社會的直接蔑視,他們的愛情不被視為正常的生活方式或公認的文化理想。


我們應該明白,浪漫愛情的理想與我們的歷史大多是對立的。首先,它是我行我素的。這種理想反對把人看作可互換的單位,它對個體差異及個人選擇給予了最高的重視。在哲學意義上,而不是在狹義上,浪漫愛情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作為一種哲學,利己主義認為自我實現(xiàn)和個人幸福是生活的道德目標,而浪漫愛情的動機是追求個人幸福的愿望。浪漫愛情是世俗的。它在性和愛方面把肉體與精神的快樂結合起來,把浪漫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浪漫愛情是對這個世界以及人世生活所能提供的崇高幸福的一種滿懷熱情的承諾。


我講到浪漫愛情的定義——浪漫愛情是男女之間一種充滿激情的“精神—情感—性愛”的愛戀,它反映了男女雙方高度尊重對方的價值。它包含的所有這些因素,隨著我們繼續(xù)講下去,其重要性將變得越來越明顯。特別是,我們將會意識到個人主義和浪漫愛情的主題是如何密切相關的。在這一背景下,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自私的問題,超越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承認理性、智慧或開明的自私對于我們的生活和福祉多么不可或缺。誠實地尊重自身利益是生存所必需的,也是浪漫愛情所必需的。


《墜愛地中?!罚?024)劇照。


激發(fā)戀人靈魂的音樂存在于他們自己和他們的私人宇宙中。他們彼此分享,但不會和部族或社會分享。傾聽并尊重這種音樂的勇氣,是浪漫愛情的先決條件之一。


男女關系的演變是人類意識演變的一部分。我們的內心總帶著我們的過去——有時是一種財富,有時是一種負擔。生活在20世紀后三分之一時期的我們,除非對自己的歷史以及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有清醒的認知,否則就無法完全理解那些阻礙我們獲得愛情幸福的內心沖突與障礙。


當我們回顧幾個世紀以來男女關系的發(fā)展時,我們會看到變化、發(fā)展、后退、迂回、再前進,有點像進化之路本身。浪漫愛情這一理性概念的出現(xiàn),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fā)展過程。


為什么人們會批評“浪漫愛情”?


對浪漫愛情最常見的批評,大多建立在對那些聲稱“相愛”的人之間不成熟或非理性行為的觀察上,然后得出結論,應該批判這樣的浪漫愛情。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爭論實際上針對的根本不是浪漫愛情——如果人們把浪漫愛情理解為“男女之間一種充滿激情的‘精神—情感—性愛’的愛戀,它反映了男女雙方高度尊重對方的價值”的話。


例如,有些男女在經歷了強烈的性吸引之后,斷定他們“彼此相愛”,進而在性吸引的基礎上結婚,無視他們幾乎沒有共同的價值觀或興趣愛好,對彼此并無仰慕之情。他們主要出于相互依賴的需求而綁在一起,性格和氣質都不相容;事實上,他們對于彼此作為一個人幾乎沒有真正的興趣。這種關系當然注定要失敗。他們并不能代表浪漫愛情,將他們視為浪漫愛情的典型,無異于一個偽命題。


要愛一個人,需要了解并且愛其人格。這需要以理解能力為前提,并且是相當清晰的理解。人們常認為,浪漫戀人表現(xiàn)出一種強烈的傾向,會理想化或美化他們的伴侶,對戀人產生錯覺,夸大對方的美德并對其缺點視而不見。當然,這種情況有時會發(fā)生。但這不是必然存在于愛情里的固有本質。認為愛情是盲目的,等于宣稱人和人之間不可能存在激發(fā)愛情的那種真正而深厚的親和力。這種論點與那些既看到伴侶的弱點也看到伴侶的長處,并且熱烈相愛的男女的經驗是相悖的。


《這讓我想到了你》(2023)劇照。


有時人們又認為,魯熱蒙也是這么認為的(以及在他之前的弗洛伊德也是),浪漫愛情的體驗純粹是由性挫折引起的,因此,在兩性結合之后很快就會消亡。挫折可能會造成揮之不去的渴求,并養(yǎng)成賦予渴求對象臨時價值的傾向;然而,任何認為浪漫愛情不可能在性圓滿之后幸存下來的人,都是在發(fā)表一份發(fā)人深省的個人聲明,同時也暴露出對他人經歷的異常無知或漠不關心。


有人認為,既然大多數(shù)夫婦實際上在婚后不久就因幻滅而痛苦,那么浪漫愛情的經歷一定是一種錯覺。然而,許多人在他們職業(yè)生涯的某個階段都會感到幻滅,但他們通常并不會因此就認為追求有意義的事業(yè)是錯誤的。許多人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會感到某種失望,但這也不意味著他們認為想要孩子的欲望本質上是不成熟和神經質的。相反,人們普遍認識到,要想在事業(yè)或養(yǎng)育孩子上取得成功,所需的條件可能比人們通常認為的更高、更難。


浪漫愛情并非萬能,是那些相信它是萬能的人太不成熟了,還不具備接受浪漫愛情的條件。考慮到許多人在浪漫愛情關系中存在大量的心理問題——他們懷著疑慮、恐懼、不安全感和微弱不定的自尊;考慮到多數(shù)人還從未懂得愛情關系就像生活中的其他價值一樣,需要自覺、勇氣、知識和智慧來維系,那么多數(shù)“浪漫”關系以失望告終也就沒什么令人驚訝的了。但是,以這些理由來指控浪漫愛情,等于說如果愛情不能無限維系幸福和圓滿,那么它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錯的,是一種錯覺,甚而是一種神經質??梢钥隙ǖ卣f,錯的不是浪漫愛情的理想,而是對它提出的非理性和不可能的要求。


一些對浪漫愛情的攻擊,至少其根源一點也不復雜,就是妒忌。正如美國社會學家約翰·庫伯(John F.Cuber)和佩吉·哈羅夫(Peggy B.Harroff)在1965年出版的《美國要人》中暗示的那樣,妒忌、個人不幸和不了解那些享受生活的能力比自己強的人的心理。而要擺脫這樣的感覺非常困難。


需要對浪漫愛情有新的理解


顯而易見,“光有愛情是不夠的”。


兩人彼此相愛,并不保證他們就能創(chuàng)造出快樂有益的關系。他們的愛情不保證他們的成熟和智慧;然而,如果沒有這些品質,他們的愛情就會岌岌可危。他們的愛情不會自動教他們交流的技巧、解決沖突的有效方法,也不會教他們將愛情融入生活的藝術;可是缺乏這樣的知識,就會導致愛情死亡。他們的愛情不會生成自尊;愛情也許能加強自尊,但不能創(chuàng)造自尊;沒有自尊,愛情不可能生存,更不用說健康發(fā)展了。


即使在成熟的、已經自我實現(xiàn)的個體之間,愛情也未必是永恒的。隨著人們不斷成長和進化,他們的需求和欲望的側重點會改變或轉移。新的目標和渴望可能會涌現(xiàn),造成關系裂痕。這并不意味著愛情已經“失敗”了。給兩個人提供極大快樂、滋養(yǎng)和激勵的結合,并不僅僅因為不能永恒而“失敗”,它仍然是一個人欣然擁有的一次經歷。


當人們創(chuàng)造出包括“至死不渝”類似套話的婚禮儀式時,有望活過二十幾歲的人寥寥無幾。當一個人在26歲死去時,他很可能已經娶過三個妻子,其中兩個死于分娩。在這種背景下的“永恒”,與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意思是不同的。今天我們都有望活到七八十歲。


《幸福時光》(2017)劇照。


有時造成失敗的感覺,不是愛情沒有給兩人帶來快樂和圓滿,而是他們也許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該放棄。他們苦苦掙扎要保住已經消失的愛情,錯誤地把他們努力的痛苦和失望稱作“浪漫愛情的失敗”。因此,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對浪漫愛情的理解,它意味著什么,它能給予什么樣的體驗,滿足了什么需求,以及依賴什么條件。我們需要單獨地把浪漫愛情看作是男女之間獨特的相會、獨特的經歷和獨特的冒險——可能但不是必須涉及婚姻,可能但不是必須涉及孩子,可能但不是必須涉及性專一,可能但不是必須涉及“至死不渝”。


在當下的歷史時刻,我們正處于浪漫愛情的危機之中,并不是因為其理想是不合理的,而是因為我們仍在掌握其含義的過程中,仍然處在理解其哲學預想和心理要求的過程中?,F(xiàn)在讓我們比較詳細地探索浪漫愛情的心理根源,探討它要努力滿足的需求,以及成功或失敗的條件。讓我們想想愛情是什么,為什么會有愛情,為什么愛情有時會發(fā)展,有時會消亡。


本文選自《浪漫愛情心理學》,較原文有刪節(jié)修改。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fā)。


原文作者/[美]納撒尼爾·布蘭登

摘編/何也

編輯/何安安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