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AI技術(shù)革命,我們能做的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健康的“人”——讓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體——而不是一臺高效能、好成績的機器。因為歸根結(jié)底,這場技術(shù)革命帶來的真正危機在于人類放棄堅守自身獨特的價值。


如果以此為目標,快樂的童年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吵鬧村快樂的童年


我們似乎已經(jīng)淡忘了快樂的童年是什么樣子。瑞典作家阿絲特莉德·林格倫女士的代表作《吵鬧村的孩子》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永恒的、經(jīng)典的童年生活樣本。


林格倫出生在瑞典鄉(xiāng)下,兄弟姐妹四人,她排行老二,父親是牧師的佃農(nóng),一家人住在一棟紅色的老房子里,其樂融融?!冻臭[村的孩子》的故事靈感就來自作家的童年生活。作品以九歲小女孩麗莎的視角描述了她和家人、小伙伴們的日常生活故事。


《吵鬧村的孩子》,作者:[瑞典]阿絲特莉德·林格倫 著,[丹麥]英格麗德·萬·尼曼 繪,譯者:李之義 譯,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時間:2024年10月。


書中并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發(fā)生,如果有什么線索、氣息貫穿始終,那就是一股開心的熱流。孩子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樂趣,無論放假還是開學,盛夏還是嚴冬,無論過節(jié)還是隨便哪個普通的日子。


我們吵鬧村的孩子,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總是玩得很開心。因為我們一邊走,一邊講學校里發(fā)生的所有事情……


坐在閣樓里特開心。雨水重重地敲打著頭上的屋頂,然后嘩嘩地流向排水管。坐在那里吃蛋糕,不用走到外邊淋雨,真是舒服。


過圣誕節(jié)的時候,我們吵鬧村的孩子都特別開心。當然,我們平時也挺開心,不論春夏秋冬。


最最開心的當然是和伙伴們一起盡情玩耍的時光。吵鬧村的孩子們熱衷的游戲里有很多也是中國的孩子非常熟悉的,游戲超越時間和空間,讓全世界孩子心意相通。比如一次十分鐘的離家出走、男孩和女孩間的競爭與合作、化裝成大人、在陌生地方過夜、愚人節(jié)的惡作劇、放學路上的歷險……自我驅(qū)動的自由游戲能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他們在游戲里認識、學習、探索著周遭的世界,在孩子的世界中,游戲永遠存在,并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吵鬧村的孩子》內(nèi)文圖。


童年是人類的精神故鄉(xiāng),而大自然是人類永恒的家園。吵鬧村中的孩子以森林、湖泊、高山、激流為伴,他們春天在森林中漫游尋找河神,夏天在湖邊釣魚露營,秋天摘野果,冬天滑雪橇……大自然給孩子們提供了天然的游樂場和大課堂。


秋天和冬天的時候,我們早晨上學和下午放學天都很黑。這條路幾乎都在森林里。一個人在黑暗中走路肯定很孤單,但是我們六個人一起走就很有意思。有時候我們唱歌:“我們無論走在森林的什么地方,到處都是河谷和山岡。”想想看,如果有人聽到了,他們肯定會問,這是誰在唱歌!因為天那么黑,他們不可能看清楚,是我們吵鬧村的孩子,在黑暗中一邊走一邊唱歌。


除了游戲,勞動也是生活的重要部分,書中對瑞典鄉(xiāng)村的勞動場景有豐富生動的呈現(xiàn)。孩子們間苗、種土豆、收牧草,麗莎和安娜給大人們跑腿買雜貨,路上為香腸作了一首歌。孩子們一起給生病的老師做飯,一起趕著馬車去磨坊磨面……孩子們在勞動中鍛煉身體,增長技能,學習承擔責任,還把勞動也變成游戲的一部分。


《吵鬧村的孩子》內(nèi)文圖。


放下手機和課本,讓孩子去觸碰真實的世界,即使會受傷,而受傷才會帶來成長。在吵鬧村里,游戲與勞動就是孩子們探索與世界建立聯(lián)結(jié)的途徑,無論是大自然、小動物還是其他人。


布塞在貓頭鷹窩里發(fā)現(xiàn)一只小雞,貓頭鷹媽媽不喜歡小雞,所以他把它從窩里拿下來。


布塞在小雞的腿上系了一根紅繩,以便日后能認出它來,然后又把它放回媽媽的雞群里。……如今阿爾貝特娜已經(jīng)是一只大母雞。當布塞吃雞蛋的時候,他就說:“這個雞蛋是阿爾貝特娜為我下的。”阿爾貝特娜比其他母雞都飛得高,飛得快。布塞說,這很可能是因為它出生在貓頭鷹窩里。


年邁的老人、生活困難的鄰居、無助的小動物,都得到了吵鬧村孩子特別的關(guān)愛。安娜的爺爺是吵鬧村最高齡的老人,孩子們有什么新鮮事都去和爺爺分享。爺爺說,如果沒有這些孩子,他可能什么也不知道。因為吵鬧村所有的大人都沒有時間來和他說話。


每到節(jié)日,孩子們就和大人們一起前往楓樹半島,給島上獨居的克里斯婷送生活物資;麗莎養(yǎng)過一只媽媽沒有奶水的小羊,還帶著小羊彭杜斯去上學;烏勒解救了被鞋匠粗暴對待的小狗斯維普,收養(yǎng)它,把它變成了一只漂亮快樂的小狗……在與鄰居、動物和大自然的聯(lián)結(jié)中,孩子們體會到了愛的付出與收獲。


站在兒童一邊的林格倫


蒙臺梭利說:“兒童是作為一種精神上的存在而不僅是肉體上的存在,才給人類的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原動力。也正是兒童的精神,決定了人類發(fā)展的進程,并有可能把人類引向更高級的文明?!?/p>


林格倫身上洋溢著兒童精神,在成人與兒童之間,她始終堅定地站在兒童這一邊。她的作品通過兒童視角,運用兒童語言,講述兒童故事。她幽默生動地再現(xiàn)孩子們的小心思小細節(jié),活靈活現(xiàn)地還原出一個個只屬于孩子的場景。吵鬧村里的開心事,像一顆顆來自童年世界的開心禮花,綻放著,閃耀著,照亮了成人世界的夜空,在它們的閃亮光彩下,來自遙遠國度的小伙伴們穿越時間與空間,心心相印。


《林格倫傳:童話外婆的精彩人生》,作者:[瑞典] 瑪卡列達·斯特羅姆斯泰特,譯者:李之義,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時間:2016年1月。


《林格倫傳:童話外婆的精彩人生》中寫到,林格倫曾多次觀察到成年人和孩子對《吵鬧村的孩子們》的不同反應。成年人對于小小的幽默,小小的荒唐舉動無動于衷,但是孩子們會幸福地高聲笑起來。


當我讀到麗莎的櫻桃將被買它們的那些家庭成員吃到肚子里以后帶到國外去,而麗莎還留在吵鬧村;拉賽的櫻桃將被制成櫻桃汁,而他自己不能變成櫻桃汁時,大廳里響起了一個孩子發(fā)出的高聲大笑,大廳里只有一個孩子,但是這個孩子明白了我為什么要這樣寫。


吵鬧村就像一個小小的童年烏托邦,孩子們可以在其中收獲歡笑與共鳴,大人們更應該去吵鬧村里走一走,看一看,說不定會想起自己曾經(jīng)也是個孩子,想起童年該有的樣子。


古希臘德爾斐神廟上的箴言說:“認識你自己?!比绻f人生這趟旅途有比“成功”更真實、更重要的目標,那就是認識你自己,成為你自己。愿我們的孩子們告別童年時帶著快樂與熱情——童年應該是禮物而不是包袱,未來的道路上那些面對困難時需要燃燒的能量,正來源于此。


《吵鬧村的孩子》內(nèi)文圖。


如果再多一些祝福,那就愿他/她敏感又堅韌。敏感與堅韌并不矛盾,敏感在于對這個世界懷有好奇心、感知力、洞察力;堅韌在于遇到挫折時的勇氣和一副好身板。既有健康的精神,又有健康的體魄,才能翻山越嶺看到壯麗的風景,就像吵鬧村的孩子們。


如果有誰要來吵鬧村,他一定要爬很多山坡,因為吵鬧村位于很高的地方。拉賽說,如果再高上一點點,用一把普通的耙子就可以把天上的星星耙下來。


撰文/劉霽爽

編輯/王銘博

校對/趙琳